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楚兵 > 第623章 幽州残阳

第623章 幽州残阳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楚兵!

残阳如血,染赤云霞。

远野似火,照红旌旗。

幽州城,在经历半年的血战后,终于等来了皇帝援军。

外无可救之兵,则内无必守之城。

长达六个多月的时间里,很多幽州本土楚民都在怀疑,河洛皇帝到底会不会发兵河北。

一直都是坏消息,边关三郡沦陷,河北十一郡沦陷,高句丽兵马膨胀至四十余万。

在这没有希望的黑暗中,幽州军熬过来了,

终于,圣武三年,六月九日,楚国北伐军来了。

城外,目之所及,楚国大军铺天盖地,

朱红旗帜连绵十几里,数十座军寨拔地而起。

楚国北伐大军如狼似虎,高句丽军队已然退走。

呼啸的北风,吹起了幽州城头残破的军旗。

密密麻麻的羽箭,宛如稻草,插满了幽州高大的城郭。

八里北城道,一路断断续续,很多地方都塌陷了。

包砖碎裂,夯土裸露,草土松垮,再不修复,城墙就要落灰土了。

城下兵戈如海,城上却是一位宛如山岳般雄伟的楚国兵法大家。

刘仁基!这个文魁郎,实乃国士无双。

在大楚多方势力掣肘下,他依旧用兵如神,

河间大军一败再败,最终顶住压力,战胜了高句丽。

“你这城池还难守?城郭高大,还有护城河,特么的还不管城外的事。这有何难?”

幽州北城头,甲胄砰砰作响,此地来了一些红底黑甲的雄兵。

不得不说,圣武皇帝麾下的建安军是真的强,

他们在河间府,两次击败高句丽精锐,一锤定音,锁定了河北胜局。

楚国第一大将孟百川,逛了逛幽州城防后,

在篝火旁的架子上,拿起外焦里嫩的羊肉,边吃边轻蔑的调侃幽州将军夏侯杰。

“孟将军说笑了,你是不知道……”夏侯杰见孟百川动手,赶紧多拿了一串。

军人质朴,楚兴楼的大厨手艺,那可不是随时能吃的。

丁肆业不愧出了名的庖厨将军,这一身厨艺,确实登峰造极。

夏侯杰一边吃,一边眉头紧皱,跟这些楚国重将诉苦,

“这幽州太难了……那些个门阀大族,本将是真对付不了……”

幽州北城头,孟百川、杨猛、安庆等人,坐在火堆前,默默的听着幽州将军追溯战况。

幽州,自圣武二年十二月关城后,到三年六月,城门才开。

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幽州城几度险些沦陷。

可好在,运气眷顾了楚人,最终挺了过来。

按理说,幽州城有夏侯氏苦心经营,

城池高大,护城河辽阔,城内粮草充足,兵员也够。

在不考虑出击的情况下,守城肯定是问题不大的。

可架不住,幽州的名门望族太多了,

这些河北宗族门阀,树大根深,夏侯杰一个孤臣,岂敢过多得罪。

在楚国,权贵门阀永远是权贵!

夏侯杰在位的时候,是幽州节度使。离任了那不就是小小宗族一个。

高句丽四十余万大军,攻打幽州数月,

城内人人节衣缩食,物价飞涨,饥民数万。

此国难当头,本该同仇敌忾之际,

可偏偏就有几家大族,发起了国难财,高价卖粮,强抢人口,

打击军心士气,简直是败类中的败类。

“所以,你把他们斩了?”

“孟将军,说笑了。不是夏侯斩的,是那些饥肠辘辘的楚民,是那些女儿被抢入府邸的流民,他们一起干的好事。”

“哈哈!!”城头篝火,孟百川、杨猛、安庆等人,

一边讥笑夏侯幽州的谨慎,一边拿着丁肆业刚上的烤羊头肉。

在他们身侧,河北上将军刘仁基,已经是一位要坐轮椅的书生了,

河间大战,他四天四夜没合眼,如今头发白了,脸颊干瘦,

不用看医官,在场不少将领都知道,

河北道大都督,天威上将军,已经到了行将就木的时候。

可杨猛、夏侯杰等人,只是热闹的聚在一起,没有过多的悲鸣,

因为文魁郎说,打赢了高句丽,保住了几千万楚人,楚将应该笑,不应该哭。

城头,几位大将调侃夏侯杰废物,吹牛打屁声不断。

某一刻,落日红霞,洒在刘仁基苍白的脸上,

河北上将军,气息微弱的开口了,

“不知道,赵军有没有去截高句丽,”

“可别让这五六十万人丁,被带去黑水白山了。”

说到这件事,在场的将领,无不是满脸怒色。

本来河间大战赢了,楚军完全可以乘胜追击的。

他们虽然不一定能消灭渊盖文,但高句丽在河北掠夺的财富、人口,那是别想带走的。

可就在他们艰苦打完两场决战,准备在河间郡大营休整时,

河北大军,被冯道、阳城侯拿着圣旨控制了。

圣武皇帝有令,高句丽兵马强盛,

文魁郎刘仁基身体抱恙,皇帝恐大军有失,严令楚军,禁止追击。

可如果只是不准追击,那诸位将领也想的通,

毕竟高句丽还有十七八万本国兵马,真要是布下陷阱,楚军先胜后败,也是有可能的。

但河北监军冯道,竟然将上将军刘仁基,调度大军的权力也收走了。

如此情况,他们连去截住高句丽,将几十万被异族劫掠的人口夺回来都不行了。

现在,皇城司、护龙司已经不是刘仁基的耳朵了,反而是监视他的鹰犬。

望着行将就木的文魁郎,幽州将军夏侯杰摇了摇头,

他在天人交战,因为这些话说出来,可能会有大麻烦。

但犹豫了片刻后,夏侯杰叹息一声,遥望北方道,

“去了。黑山附近,赵国白狼将军,率领两万铁骑,袭击了渊盖文的中军。”

“听说,第二好汉童虎,用八卦瓮金锤,给渊盖文锤的一路逃窜,哈哈!”

“童虎能赢苍龙刀?那鼻涕虫现在这么厉害了。”闻言,孟百川一边吃烤肉,一边重重的拍了一下先登将军。

当年,初入武川镇的时候,鼻涕虫、李信等人,还是熊孩子呢。

没想到,时光飞逝啊。如今,他们已经是沙场大将了。

杨猛一把甩开孟百川的手,冷视孟老大,怒哼道,

“人家是武川将门子弟,玄真的入室弟子。能不厉害?”

杨猛身旁,安庆目光凝重,幽幽的来了一句,“嘿嘿,就怕有一天,厉害到我们头上哦。”

篝火上,烟雾缭绕,这个话题说出来,大伙都沉默了。

丁肆业一边皱眉烤肉,一边无所谓的说道,

“别说将来,就说马上。这范阳、渔阳、卢龙三郡,乃河北门户,皇帝要是想拿回来,咱们又得打仗了。”

“不会!”轮椅上,昔日陌上翩翩文魁郎,声音微弱的开口了。

“皇帝击退高句丽后,楚国的重心在控制中原,而非边关。”

“洛阳头上的太原、河东,楼关之外的赵国,才是心腹大患。”

“仁基估计,大军肯定会退回中原,咳咳……今后,长城以北,该姓周了。”

其实有些话,刘仁基不说,大伙也知道。

河北大军已经脱离洛阳半年了,项楚哪里会放心?

再不回去,皇帝记恨,恐怕他们今后就难了。

玉城雪岭天际来,势极雄豪败赵王。

虽然过去的大楚上柱国大将军周云,在玉璧城磕得头破血流。

但那是攻城,论打野战,孟百川这些人很清楚,赵国八营天下无敌。

篝火附近,大伙基本可以断定,

今后楚国的边患,只有一个,那就是赵国。

将来,迟早要跟昔日的兄弟,刀兵相见!

晚霞染红了西天,残风吹的城头旗帜,猎猎作响。

篝火长凳上,大伙吃烤肉吹牛时,先登将军杨猛,忽然哽咽了。

王武没来,他不想见到这件事,所以不愿意上城头。

否则,第一个发现的,应该是他。

轮椅上,曾意气风发,在金銮殿怒斥权贵的少年,奄奄一息了。

某一刻,刘仁基抬起枯槁的手,呼唤夏侯杰。

“上将军……上将军,有什么事你说,末将听着。”

“嘿嘿……你那卢龙郡的消息,不是皇城司的吧?”

闻言,夏侯杰悻悻的笑了笑,回应刘仁基道,“这河北辽东,天高皇帝远。下面烂成什么样了。”

“咱总的有点手段。真靠皇城司,人家打到门口都不知道。”

“没事,仁基说的不是这个……”夕阳,城头。文魁郎的声音已经很微弱了。

“夏侯将军,一定……要谨记大楚将门的誓言,保家卫国!”

说完,残阳照面,刘仁基带着黄土气息的脸额,扫视了大伙一眼,“能有诸位英雄陪同,仁基甚……幸……”

长绢随风,

飘荡在幽州城头。

曾经,洛阳明德门前,

一位满腹经纶的少年,也这样望着长绢,立志做那改变楚国,为民请命之人。

可这个兢兢业业,才华高绝的文魁,最终累死在了幽州城头。

跟所有的崇高文人一样,自古忧国之士,俱是千古伤心之人!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