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1983年 > 第51章 基辅的雪

第51章 基辅的雪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1983年!

1991年12月1日,乌克兰基辅,零下十五度。

卓西度裹紧羊绒大衣,踩着积雪走向基辅理工学院那栋灰褐色的苏联式建筑。呼出的白气在眼镜上结了一层薄霜,他不得不时不时摘下眼镜擦拭。身后跟着的翻译小张冻得直打哆嗦:\卓总,这鬼天气,连出租车都不愿跑远路。\

\忍忍。\卓西度看了眼手表,\离约定时间还有二十分钟,别迟到。\

基辅理工学院无线电系的门厅里,张贴着各种俄语公告和褪色的学术海报。一个身材瘦高的白发老人正在布告栏前整理文件,听到脚步声转过身来,深陷的蓝眼睛锐利如鹰。

\列别捷夫教授?\卓西度用提前学好的俄语问候,\我是深圳卓氏通讯的卓西度。\

老人的目光在卓西度脸上停留了几秒,突然用流利的英语说道:\卓先生,你的俄语发音像莫斯科街头卖套娃的吉普赛人。\他嘴角微微上扬,\到我办公室谈吧,那里有中国绿茶。\

办公室狭小拥挤,书架上塞满俄文和英文技术专着,墙上挂着几张发黄的卫星照片。列别捷夫从抽屉取出一个铁盒,里面是上好的龙井:\1985年北京国际无线电会议带回来的,一直舍不得喝。\

茶水在杯中舒展,清香弥漫。卓西度注意到办公桌玻璃板下压着一张老照片:年轻的列别捷夫站在一群军人中间,背景是一台庞大的电子设备。

\1980年,'礼炮-7号'空间站通讯系统。\老人注意到他的目光,\那时我们还能和美国人在太空领域一较高下。\他啜了口茶,\现在?莫斯科那些官僚正在变卖苏联的科技遗产,就像吉普赛人变卖最后一口锅。\

卓西度放下茶杯:\教授,我这次来是想邀请您和您的团队到中国工作。我们正在研发下一代移动通讯技术,需要您的跳频抗干扰专长。\

\中国人想搞移动通讯?\列别捷夫眉毛扬起,\摩托罗拉和爱立信会像狼群撕碎羊羔一样对待竞争者。\

\所以我们更需要您的经验。\卓西度从公文包取出一份文件,\这是hx-1c芯片的技术手册,里面用到了类似您1987年论文中提到的伪随机码同步技术。\

老人翻阅文件的手指突然停住:\这...这是谁设计的?\

\我的同事,前中国航天部的导弹制导专家。\

\哈!\列别捷夫突然大笑,\我就知道!只有导弹工程师才会想到用这种野蛮方法解决民用通讯问题!\他站起身在狭小的空间里踱步,\但这里...还有这里...\他指着几处电路设计,\完全是浪费性能。\

卓西度心跳加速:\所以我们需要您,教授。不仅为了改进这些设计,更为了开创一个全新的通讯架构。\他压低声音,\我们称之为'第三代移动通讯'。\

\第三代?\老人狐疑地看着他,\欧洲人的GSm才刚起步,美国人还在吹嘘他们的cdmA,你就在想第三代?\

卓西度从内袋掏出一张折叠的图纸,缓缓展开。上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框图,标注着\多频段同步传输\、\自适应调制解调\等术语。\想象一下,教授。手机不仅能通话,还能实时传输图像、视频,甚至进行远程医疗诊断...\

列别捷夫的眼睛在图纸和卓西度之间来回移动:\你到底是商人还是疯子?\

\都是。\卓西度微笑,\中国有句古话:'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办公室里的谈话持续到深夜。当卓西度最终冒雪离开时,口袋里已经多了一份列别捷夫亲笔签名的意向书,以及十七个他最得意门生的名单。

---

1992年1月18日,深圳卓氏研究院。

林子豪盯着眼前这个身高近两米的乌克兰大汉,对方正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咆哮:\你们这个滤波器设计完全错误!军用标准不是这样!\

\但这是手机,不是坦克电台!\林子豪不甘示弱地拍着桌子,\要考虑功耗和体积!\

实验室另一头,卓西度和列别捷夫站在白板前,对身后的争吵充耳不闻。白板上画满了数学公式和信号流程图。

\所以你的想法是,\列别捷夫用红色记号笔圈出一个公式,\在保持GSm兼容性的同时,预留cdmA的扩展接口?\

卓西度点头:\就像一条双向车道,随时可以拓宽成四车道。我们暂时叫它'GSm+'。\

\大胆的想法。\老人皱眉,\但需要完全重新设计基带处理器。而且...\他突然压低声音,\你需要更好的半导体工艺,0.35微米以下。\

\中科院微电子所已经在研发0.5微米工艺了。\卓西度同样低声回应,\但我们需要您的团队在算法上突破,弥补制程上的差距。\

一声玻璃破碎的脆响打断了两人的谈话。实验室那头,一个乌克兰工程师和中国技术员因为争论而碰翻了试剂架。

\够了!\卓西度提高音量,\伊万,王工,你们俩去仓库整理器材冷静一下。其他人继续工作。\

列别捷夫摇头苦笑:\苏联时代我们也是这样,不同设计局的人经常为技术路线打架。\他望向窗外深圳的高楼大厦,\但至少你们这里不用担心明天就没有面包和黄油。\

当天晚上,韦国强在员工食堂搞了个\中乌友谊晚宴\,特意从哈尔滨请来会做俄餐的厨师,还准备了几箱伏特加。酒过三巡,原本剑拔弩张的两国工程师开始勾肩搭背,用蹩脚的英语和手势交流技术想法。

\卓总,你这招高啊。\周芸看着一个乌克兰女工程师教中国同事用俄语唱《喀秋莎》,小声对卓西度说,\但这些人工资加起来顶我们半个研发部,财务压力...\

\值得。\卓西度抿了口茶,\他们带来的军用跳频技术,能让我们的芯片性能领先摩托罗拉至少两年。\

宴会接近尾声时,保安匆匆走来,在卓西度耳边低语:\卓总,秦主任到了,在您办公室等。\

---

秦主任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身边站着一位穿便装的年轻人,自我介绍是\国防科工委技术处的李参谋\。卓西度注意到,李参谋的右手虎口有厚厚的老茧——那是长期使用手枪的标志。

\小卓,你们那个乌克兰专家,列别捷夫。\秦主任直奔主题,\他在苏联时期参与过'闪电'卫星通讯系统的研发?\

卓西度心头一紧:\据我所知,他主要负责地面站抗干扰技术。\

秦主任和李参谋交换了一个眼神。李参谋从公文包取出一张照片:\认识这个人吗?\

照片上是一个穿西装的亚裔男子,正在基辅街头打电话。卓西度眯起眼睛:\有点眼熟...是我们公司新招的俄语翻译,叫刘...刘什么来着?\

\刘建国,原名金成焕,朝鲜特种部队通讯科出身,现为克格勃外围情报员。\李参谋冷冷地说,\他上周开始在你公司上班。\

卓西度的后背渗出冷汗:\我马上让人事部开除他。\

\不。\秦主任摆手,\留着他,但要严密监控。我们怀疑克格勃盯上了列别捷夫团队掌握的某项技术。\他转向李参谋,\给卓总看看那个。\

李参谋取出一份加密文件。卓西度看完后倒吸一口凉气——文件显示,苏联解体前,列别捷夫团队曾开发出一种特殊的信号加密技术,能够伪装通讯信号为背景噪声。这项技术与我国正在研制的某型潜射导弹的突防系统高度相关。

\你们研究院的安保级别需要提升。\秦主任严肃地说,\从明天开始,李参谋会以技术顾问身份常驻这里。所有乌克兰专家的活动范围需要适当限制。\

\这...他们会感觉被监视。\

\比被克格勃绑架强。\李参谋插话,\我们收到情报,朝鲜和伊朗都在高价收购苏联流失的军事技术专家。\

送走秦主任后,卓西度独自在办公室待到凌晨。他翻开那本秘密笔记本,在\1992年\的章节中补充了几行字:\注意乌克兰专家安全,克格勃活动加剧。提前联系以色列摩萨德渠道。\前世记忆中,90年代初以色列情报机构曾成功转移过多名前苏联科学家。

窗外,深圳的夜空星光黯淡。卓西度揉了揉太阳穴,突然注意到办公桌抽屉有微妙的错位——有人动过他的东西。他迅速检查了暗格中的笔记本,完好无损,但桌上的一份普通电路图明显被翻拍过。

\游戏开始了。\卓西度轻声自语,眼神变得锐利如刀。

---

三天后,实验室爆发出欢呼声。hx-2芯片原型首次实现了多频段同步传输,测试数据显示传输速率达到现有GSm标准的六倍。列别捷夫和林子豪激动地拥抱在一起,之前的争执烟消云散。

\卓总!我们成功了!\林子豪挥舞着测试报告,\这绝对是世界首创!\

卓西度仔细查看数据,心跳加速。这个意外突破比前世cdmA技术的商用化提前了整整四年!他正想说什么,突然瞥见新来的俄语翻译刘建国站在实验室角落,眼睛紧盯着测试仪器屏幕。

\各位,今天提前下班。\卓西度提高声音,\晚上我请客,庆祝这个重大突破!\

人群欢呼着散去后,卓西度悄悄把列别捷夫和林子豪叫到密室:\从现在开始,所有关于多频段技术的资料单独加密保存,实验记录做两套。\

\你怀疑有商业间谍?\林子豪瞪大眼睛。

\不只是商业间谍。\卓西度看了眼列别捷夫,\教授,您有没有参与过一种能将通讯信号伪装成背景噪声的技术研发?\

老人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谁告诉你的?那是'极光'计划的核心机密...\

就在这时,警报声突然响彻整个研究院。保安主任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出:\卓总!三号实验室起火!火势正在蔓延!\

卓西度冲出门时,看到滚滚浓烟正从芯片测试区涌出。而在走廊另一端,刘建国的身影一闪而过,消失在安全出口的方向。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