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余玠的勇武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排行通历史:盘点史上十大猛将!
余玠纵目观望整个汉军大营,发现七成的小营形成了炸营之势。
顿时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种情况下,就是孙武重生,诸葛亮从棺材里爬出来,也别想力挽狂澜了。
张柔与三个儿子从睡梦中惊醒,十分慌乱地披上铁甲,手执兵器,领着数百名亲兵刚刚冲出中军大帐,就听见了炸营的狂呼乱叫声。
张柔脸色一灰,大叫一声,
“苦也!”
他现在也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控制炸营的汉军了。
他惟一能做的就是率数百名亲兵守住中军大帐,以免一不小心被乱军砍死。
余玠也不贪功,他也不再想着去砍张柔的人头了。
面对炸营的三万汉军,自己这五千壮士一旦陷进去,绝对损失惨重。
余玠不杀张柔,却不代表要退入城里。
这天晚上,他要玩一把大的。
这时离天亮还要一个时辰。
归德府城头,传来了三声十分凄厉的号角。
这是徐敏之在提醒余玠,蒙古人派出了五千蒙古步兵,从北城出发,前去救援张柔的汉军了。
余玠决定伏击这五千蒙古步兵。
他先分出一千名壮士,把汉军大营缴获的五千匹战马运回归德府。
随后就带着四千壮士,埋在了蒙古人援救汉军大营的必经之路上。
这时正是长夜里最黑暗的时候,就算蒙古人拿着火把,也不敢纵马狂奔。
为了快点赶到五里外的汉军大营,温不花干脆派出了五千步卒。
因为在这样的夜间,步卒的前行速度比骑兵还快。
五千化骑为步的蒙古兵赶到离汉军大营只有二里远时,伏在路边的余玠突然大吼一声,
“杀!”
提着长矛就冲了出来。
矛尖吞吐处,已经刺死了四名蒙古兵。
五千壮士随后从路边的黑暗里冲出,与蒙古兵杀成一团。
若是按照真正的战斗力,此时的蒙古兵就算是步战,也能稍胜宋军步兵。
但那是在双方光天化日堂堂而战的情况下。
如今这五千蒙古兵却是中了伏击。
再精锐的兵马,一旦中了伏击,也会不可避免地陷入慌乱。
蒙古人当然也不例外。
他们迅速就被四千壮士杀乱了阵形。
阵形一散,更是成了土鸡瓦犬。
天色将将亮时,这场伏击战终于落下了帷幕。
四千壮士用伤亡七百余人的代价,至少砍下了三千五百颗蒙古人的脑袋。
只有一千多蒙古人突出战阵,仓惶逃回了位于北门的蒙古人大营。
温不花看到援救汉军的蒙古人遇伏,一时间也开不清宋军出动了多少人马,就集结军队,准备等到太阳出来再度援救汉军。
天色完全亮了起来。温不花率领五千蒙古精骑赶往汉军大营。
这时候,汉军大营里的炸营已经平息了,再次变得风平浪静。
三万精锐汉军,被宋军杀死了不到二千人,却有超过七千人死于自相残杀。
那些在炸营中侥幸活下来的汉军一个个脸色苍白,目光呆滞,一群一群地窝在营地里,看上去就像一群丢了魂的可怜虫。
这些恢复清醒的汉军看到往日里与自己有说有笑的同袍,死在自己的刀剑之下。
甚至有些还是自己的朋友或亲人。
他们的精神完全崩溃了。
如今的军虽然还剩二万余人,说句不客气的话,一千宋军就能把他们彻底击溃。
温不花看到这些汉军,涌上脑海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张柔的这支汉军完蛋了。
至少要休整三个月,才能让他们恢复正常。
张柔看到温不花到来,当即领着三个儿子迎上前去,跪地痛哭,
“万户大人,天杀的南人让我的儿郎损失惨重,我一定要报仇!”
温不花深知张柔深受窝阔台宠信,所以也没有厉声喝斥他,反而温言抚慰了几句。
“张将军,如今南人出城偷袭我军,肯定是在做困兽之斗。
我军接下来该怎么应付呢?”
张柔止住哭声,咬牙切齿地说道,
“南人此番夜袭成功,绝对会趁胜追击。
如果属下所料不错,也许徐敏之在三天之内就会出城与我军决一死战。”
温不花望着紧闭城门的归德府城,哈哈大笑道,
“南人再敢出城,我会不计伤亡地击垮他们。”
徐敏之接下来的举动确实被张柔算准了。
但徐敏之的行动更加迅疾。
当天下午,徐敏之就领着三万精卒打开东门,突然就向着汉军大营杀了过来。
二万余惊魂未定的汉军与宋军刚一接触,就全线溃退。
张柔领着数百亲兵冲在第一线,咬牙死战,依然拦不住宋军的冲锋。
一个时辰后,汉军大营被宋军彻底攻破。
张柔的三个儿子全部战死。
张柔也被余玠戳了两枪,身负重伤,在数十名亲兵的保护下逃到了蒙古人的大营。
徐敏之虽然不是什么绝世名将,此人有一个好处,他敢放权。
看到余玠无论是小规模战斗,还是大规模的夜袭,全都完成得超级漂亮。
徐敏之就知道自己招揽到了一个绝世将才。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余玠以一个统制官的身份,统筹指挥三万淮西精兵。
攻破汉军大营后,余玠并没有停止进攻,而是率领数千甲士转攻城北的蒙古大营。
蒙古人的战斗力确实顽强,他们率三千骑兵一个反冲锋,就拦住了余玠的突袭。
接下来就是宋兵于平原旷野之上就地结阵,开始抵挡蒙古人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战斗到天黑时分,双方方才停止战斗。
宋兵回城,蒙古人回营。
第二天,天色刚刚大亮,余玠又领着万余甲士杀出城门,再度与蒙古人野战争锋。
这一次,城南的一万探马赤军也加入了战斗。
他们与蒙古人合兵一处,步骑混编,反复冲杀。
血战一日,双方的损失都超过了二千人。
第三日,余玠再度领着万余甲士杀出了归德府,继续向蒙古人邀战。
这一次,温不花却犹豫了。
他的两个蒙古万人队,在余玠的伏击中伤亡了三千人,这两天的正面厮杀又损失了三千多人,伤亡已经快接近三分之一了。
虽然城中的淮西精兵的伤亡绝对要高于蒙古万人队,但他还是不敢这样消耗蒙古儿郎。
毕竟南人太多了,南人战死二十万军队,很快又能拉出二十万军队。
蒙古人如果损失二十万军队,估计就要灭族了。
温不花觉得不能再这样傻乎乎地与淮西精兵硬拼了,他要发挥蒙古骑兵的长处,骑射争锋,千里转战。
张柔告诉温不花,淮西兵的举动过于反常,要么是发现了速不台的奇袭大军,要么就是城中粮草不足,所以想突围了。
只要蒙古人利用骑兵优势,牢牢地盯住这些步卒占绝大多数的淮西兵,这些淮西兵就跑不了。
只要他们敢弃城,蒙古人就有办法在平原旷野上冲散他们的阵形,把他们杀个干干净净。